About briadmin

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
So far briadmin has created 56 blog entries.

楚楚

"那会,建筑工地上的劳力和工人都得跑到市场上去买食物和日用品,我觉得机会不错,就来开了这个小卖部。 楚楚 39岁,小卖铺老板 文字/摄影: Iqbal Kusumadirezza 我叫楚楚,就住在印尼-中国高铁项目工地旁边。我在这儿开了一个小卖部,卖一些日用品。都是些大米、菜、方便食品、咖啡、茶、肥皂、洗漱用品等,基本上干体力活的工人们生活工作需要的东西,我都卖。 我和丈夫是三个月以前搬到这边开了这个小卖部的。开斋节刚过,六月份。以前我们的小卖部在Nugraha小学旁边,但是,听说高铁项目的隧道要在这边开挖,我就马上搬过来了。 那会,建筑工地上的劳力和工人都得跑到市场上去买食物和日用品,我觉得机会不错,就来开了这个小卖部。小卖部搬到这边以后,我的收入比我在Nugraha小学旁边时高一些。在Nugraha小学旁边时,每个月的收入是200万印尼盾(人民币1,019.08元)。但在这边,我每个月能赚大约350万到400万印尼盾(人民币1,783.39到2,038.16元),收入略微有所上升。利润不算多,但我可以在银行存些钱。有时小卖部只会赚到一点钱,因为工人们自己的工资还没有到手。他们的工资每两周发一次。 工地上的许多建筑工人从中国来,是中国人。他们大多数不怎么会说印尼话,也不怎么跟我们或者其他印尼工人打交道。有一个中国工人对印尼人很友好,他的名字叫Sutanto,但我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老大”。他在印尼已经住了近十二年了,以前住在苏拉威西岛,也是在一个项目的工地干活。 我的店铺就在工地旁边,好多当地村民也会到工地边来看看,尤其是附近村子里的女人们,她们非常好奇,想知道这个高铁项目是怎么回事。她们一般都是上午来,从这边看看隧道的开挖进展。我还和那些女人们进去过,很好奇里面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们都有点害怕,所以只等到建筑工人们不在里面的时候才敢你拉我我拉你,一起溜进去看一眼。

楚楚2020-09-07T15:43:18+00:00

走出中印尼困境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加起来约占世界人口的22%。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6.9%,印度尼西亚为5.1%,均位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者行列,更是全球最大的气候污染国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而印度尼西亚则列第五。同时,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都积极地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亚峰会、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等国际论坛和地区多边合作会议,体现出了两国对加强区域和多边合作的强烈的共同愿望。 走出中印尼困境 作者:Sigit Karyadi Budiono,印度尼西亚民间机构KRuHa 王晓军摄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全球气候危机正愈演愈烈,全球经济也在逐步放缓。以一个全新的全球外交语言,中国在向世界展示一个“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愿景。自从“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战略推出以来,中国迄今为止已与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机构签署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协议。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资金正被摆上谈判桌,而且随着更多资金的投入承诺,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正竞相参与进来。 在2019年4月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印度尼西亚政府携总价值910亿美元的30个项目向中国伸出橄榄枝。然而,在印度尼西亚国内,由于从土地所有权到红猩猩栖息地的破坏等一系列争议,目前由中国资助的部分项目却在陷入停滞。 2016年,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一条长142.3公里的铁路在印度尼西亚启动。然而,直到2018年5月31日,由4家印尼公司共同持有60%股份和持有其余股份的5家中国公司组成的项目联合执行公司“中印尼高铁公司(KCIC)“才正式宣告成立,并称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将于2018年6月9日正式破土动工。按照原计划中36个月的工期,这意味着高铁有望在2020年开通,落后于2019年即可开通的最初设想。 征购土地一直是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的最大障碍之一。延迟建设的背后是印度尼西亚国内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土地征用方面的分歧。印尼居民对自己的所有权有很强的意识,而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记录或者已经过时,或者前后不一致,这些问题使得土地征用过程异常困难,而规划中的铁路沿线土地地价遭到哄抬,导致项目进展愈发步履蹒跚。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地震频发并常伴有海啸的国家,松软的土质需要特殊的施工方法来避免建筑结构的下沉,因此,在印度尼西亚修建这样一条高速铁路对于中国的技术和印度尼西亚本已饱受诟病的风险评估信誉都提出严峻考验。 尽管目前中国投资的项目仍有诸多争议尚待解决,但在2016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美国、新加坡和韩国,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早在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时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成为日后宏大雄伟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石。作为这一倡议诞生的见证国家,印度尼西亚却不是其中最大的受益国。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想要更多。在出席2019年6月的日本大阪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期间,佐科•维多多总统向中方领导人提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再设立一个专项基金的希望。 在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发展中,“一带一路”倡议将起到关键作用。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加起来约占世界人口的22%。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6.9%,印度尼西亚为5.1%,均位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者行列,更是全球最大的气候污染国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而印度尼西亚则列第五。同时,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都积极地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亚峰会、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等国际论坛和地区多边合作会议,体现出了两国对加强区域和多边合作的强烈的共同愿望。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庞大的人口、强劲的经济增长、以及高企的碳排放量,都将使得两国之间的任何双边协议成为值得全球密切关注的焦点。 KRuHa,印尼人民淡水权利联盟,成立于2002年,是印度尼西亚120多家机构共同组成的联盟。KRuHA认为人民拥有对清洁淡水的使用和管理权利,以推动社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为己任。

走出中印尼困境2020-08-30T09:12:02+00:00

伊佩

我不清楚我们的水源在哪里,但根据新闻,气候,尤其是不断上升的气温是导致水资源减少的原因。我说不好明年会不会再来一次。 伊佩 40岁,大马尼拉市奎松市Villa Ortigas小区居民 文字/摄影: Gigie Cruz 我叫伊佩,今年40岁,最早是从棉兰老岛来。我在大马尼拉市的Villa Ortigas片区已经住了十多年了。这个片区会发生供水不足的情况,缺水时干啥都不容易。很有可能,顺着Boni Serrano大道的这一片水压都低。 有时候突然说停就停水了,好在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大约一个小时或者在半夜里恢复。还有时,他们会提前发停水通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上次的停水是在4月份,水量极其地低。不过,还好,最近几个月没有停水。谁知道来年的4月会不会再次发生。幸运的是,以前停了水不久供水会恢复。 停水之后,天气越发炎热难捱,尤其在旱季气温飙升时,我们真想有水能冲个凉。一缺水,日子就难熬。我希望供水能源源不断。 有一次停水停了一整天,到第二天才恢复。附近的居民怨声载道,不断质问为什么水龙头里不出水。有可能是水压太低、供水不足、或是管道破裂吧。 我不清楚我们的水源在哪里,但根据新闻,气候,尤其是不断上升的气温是导致水资源减少的原因。我说不好明年会不会再来一次。 我看新闻上提到了缺水危机对曼达鲁永市的影响,那些灾民灾情真是让我同情得很。貌似其他人附近还有井,但是有时候,井水也会浑浊不堪,充斥异味。 对我们这些住在大马尼拉市的居民来说,大家要互相帮助,学会节约用水。就像把洗澡水留着冲厕所这些节约用水的办法还有很多,我希望大家都能利用起来。

伊佩2020-09-07T15:26:49+00:00

勒穆尔•弗图纳多

如果大坝项目获批推进,我们不仅会失去祖先留下的土地,还会失去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随意徜徉的自由。现在这里是一片乐土,但一旦外来者进来后,很可能会变得一团糟。 勒穆尔•弗图纳多 21岁,黎刹省General Nakar市 文字/摄影: Gigie Cruz 我叫勒穆尔•弗图纳, 今年21岁。我出生在这里,奎松地区的General Nakar市。这里的生活有点艰辛,但我们还能勉强度日。我不赞成卡利瓦(Kaliwa)大坝项目,因为那些机器会影响我们的社区,这个项目也可能让我们族人四分五裂,难再团聚。 我目前在大马尼拉市的帕西格(Pasig)市一个市场做搬运工。这次回家来,只是为了参加第三次村民聚会,参与自由自愿事先知情的认可权(FPIC)程序。村民们对大坝项目同意还是反对的决定将在这个会上做出。我在请假时向老板解释,在这个论坛上发出我们原住民的声音,发表我们的意见极其重要。我们一家人立场一致,都反对修建大坝,担心它会淹掉我们的土地。我们也为下一代人担忧。现在我们在马德雷(Sierra Madre)山脉的森林里自在生活衣食无忧,但如果项目通过,我们恐怕会失去这种自由,或至少遭到限制。 我呼吁菲律宾政府为我们这些被边缘化的人考虑一下。修建大坝牺牲掉的,是我们的生活和生计。我们村的年青人也都在谈论大坝,他们同样反对这个项目,担心建坝破坏我们的环境,更担心有一天,我们被剥夺了原住民权利,在祖先给自己留下来本应是我们的土地上变成外来人的奴隶。 如果大坝项目获批推进,我们不仅会失去祖先留下的土地,还会失去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随意徜徉的自由。现在这里是一片乐土,但一旦外来者进来后,很可能会变得一团糟。 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关于补偿的任何明确说明,也看不到项目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即使把我们安置到其它地方,我也不能接受。搬迁相当于重新开始生活,之前所有的积累全部归零,从头做起。我们兄弟姊妹七个,最小的才一岁,重新开始谈何容易。我的兄弟姊妹们看上去似乎都很平静,但我知道他们有多担心。 我们原住民很希望参加这样的论坛,对于大坝的意见和反对,大家都可以在这里说出来。就在前不久,一些原住民徒步从Infanta经Antipolo市一直走到马尼拉市,去总统府请愿,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反对这个项目。我们族的酋长和一些代表也参加了这次请愿,说出我们面临的困境和项目的其他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也一定会参加。目前,我们村的年青人正在把大坝的相关消息传播到其他村里,让大伙都明白大坝项目对每个人的影响。我恳请General Nakar的居民和领导人拒绝这个大坝,因为它会影响我们所有人——我们的生计,我们的环境,甚至我们的部族都将不复存在。 我也请求中国政府仔细审查那些资助的项目,确保这些项目不会影响到原住民,不会占掉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

勒穆尔•弗图纳多2020-09-07T15:25:56+00:00

麦克•桑托斯

这让我意识到了水的宝贵。水就是生命。确保大家有稳定的水源供给真是太重要了。 麦克•桑托斯 片区主管,曼达鲁永市大道区,大马尼拉市 文字/摄影: Gigie Cruz 我叫麦克•桑托斯,在曼达鲁永市(大马尼拉市区的城区之一)大道区的片区主管。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们片区一共大约有52,000位居民,其中百分之七十五是在我们的管辖下登记的选民。 四、五个月前,我们片区经历了一场缺水危机。其实,整个曼达鲁永市都受到缺水危机的严重影响。我们是社区的领导,居民们有问题自然而然会期待也依赖我们来协助解决。 我们的办法是借助片区的救火消防车为受缺水影响的居民分配水。 通常,我们从上午9点前到晚上11点期间进行分配供给。我们得确保每一位需要水的居民都能获得供给。我们的缺水危机十分严重,甚至新闻媒体都专门做了报道。 有些时候,即使我们再努力给大家供水,一些居民还是动不动就会发火,很可能是因为缺水的情况越拖他们就会越不耐烦。有时候,他们以为运水车一旦放空水就一去不返;甚至出现了居民在排队时就产生口角的现象。越是缺乏自律的居民越容易在这种时候露出最糟糕的一面来。  一些居民甚至会把彼此的争端报告到片区政府来。还有一些时候,小争吵却上升到了以有人受伤而告终。不过,我们还是努力从中调解,尽量避免此类事件。我们会尽力去理解大家的情绪,毕竟,当时缺水的处境对谁都很艰难。 这让我意识到了水的宝贵。水就是生命。确保大家有稳定的水源供给真是太重要了。 缺水时期就做不到。每个人都需要水,但是在缺水期间,水源供给却必须受到限制。淋浴和其他个人卫生需要用水,做饭需要用水,洗碗冲厕所都需要用水。一旦缺水,这些基本的生活需求就变得艰难。 所幸,我们得到了其他片区的帮助,消防志愿者也最终不负众望。如果我们自己的消防运水车的水不够,我们会向曼达鲁永市的指挥中心寻求帮助,调遣来以补急需。 每条街道都有配给时间表,到处都是老百姓提着水桶耐心地排着长队等水来的场景。 但是,我们还得按照人头限制供水量:每人每天的打水量不得超过5加仑。并不是桶有多大就装满多少。我们得保证所有人都能获得公平的一份。 不少区域都遭受了缺水危机,我们大道区很有可能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缺水期间,打开水龙头,要么一滴都没有,要么只有细细的一条,流一天也装不满3桶。有时,流上整整一个小时,也才能积攒起1到4升的水。  我们算是幸运,因为在我们的片区以外还有其他水源。我们获得允许,可以从消防系统的消防栓取水,再分发给本片区的居民。不过,这些水不能饮用,只能淋浴搞卫生。 水危机持续了大约一到两个月,曼达卢永市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影响。 老天慈悲,上次的危机过后还没再次发生。 我们目前仍旧实行分时分段供水,暂且还没有问题,但一旦负责我们片区供水服务的马尼拉水务局发出缺水警告和断水通知,我们也会将断水时间通过公告系统或社交媒体及时向居民公布。 以前,大家对水资源的重视不够。实际上,我们的洗菜水、洗碗水和洗衣水都可以用来冲厕所。政府也没有大范围地教育老百姓,告诉大家水资源的宝贵。许多人都误以为只要到了雨季,水坝和水库就自然会填满水,但是这个水位到了旱季又会急剧下降。我希望政府能够更重视保护水源,我也希望老百姓能一起节约用水。

麦克•桑托斯2020-09-07T15:25:01+00:00

爱米•阿斯托维扎

"要座水泥房子能怎样?如果他们强行把我们赶走,我的10个孩子和我的孙子们怎么生活?我想都不敢想。如果项目获准启动,他们以后怎么办? 爱米•阿斯托维扎 50岁,奎松省Queborosa村 文字/摄影: Gigie Cruz 我叫爱米•阿斯托维扎,我反对卡利瓦大坝这个项目。作为一名Dumagat族的人,我将捍卫自己的权利,誓死抵抗这个项目,绝不退让。 关于这个项目的消息,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表达了对项目的反对。他们拍着胸脯保证说Queborosa会变得更好,大伙的生活水平会得到改善,还说大坝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整个Queborosa位于水库的正中心,怎么只有最小的影响呢?他们计划把我们的土地铲平,来作工程重型施工车出入的地方。 有些村民和大马尼拉市水务局(MWSS)的代表沟通过,他们得到的消息说,如果反对项目就拿不到安置计划里的住房赔偿或就业机会。住房和就业这些补偿对于正儿八经念过书的人来说还好接受,但是那些一天书都没有念过的人又怎么办?祖祖辈辈从生到死都在大山里的人怎么办?我们的生活和生命都像这些树一样,扎根在森林里,如果他们把我们的土地夺走,我们还怎么活? 我和其他Dumagat的族人都反对建卡利瓦(Kaliwa)大坝。大坝建起后,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土地被淹掉消失了,要座水泥房子能怎样?如果他们强行把我们赶走,我的10个孩子和我的孙子们怎么生活?我想都不敢想。如果项目获准启动,他们以后怎么办? 马德雷山脉(Sierra Madre)就是我们Dumagats族人的母亲。我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她的怀抱里,它的乳房为我们提供食物,因为她的慷慨馈赠我们才能生存。在森林里,我们用藤条编筐、采集果实木薯作食物,我丈夫打猎野猪,在旱季,我们还可以收获蜂蜜去卖。接下来就到十月了,稻米成熟,我们一家人就有米吃,等到吃完才需要花钱去买。 卡利瓦河就是我们的市场,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我们跳进河里捕鱼,不光自己吃,多多少少也会分享给乡邻亲戚。我想让我的子孙后代们记住,我们这些长辈们曾经为他们的权利抗争过。当我死了,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们说:“如果我们的父母辈们没有点头同意建坝,我们现在会活得更好。” 在2019年6月,一群人,包括一个乡干部和一些中国人,来过我们村里。村里有人看到他们在地面钻孔取了一些Queborosa的土样,还去要建起大坝的坝址做了勘测,在岩石上做了一个“00+00”的标记。从来没有人对我们说过他们来干嘛?测试的目的是什么?水务局来过几次,但没有人主动给我们解释过这个项目。但凡有点消息,也都是通过和他们聊过的村民们嘴里慢慢传开,他们说水务局的人约了村民谈话,和反对项目的人说不了几句,但是会和支持项目的人聊得更多更久。 在Queborosa的村民没人支持这个项目,我们都在维权。大坝就建在Queborosa,横着拦截卡利瓦河,不光会威胁到我们的椰子和香蕉园,大坝一旦建成,埋葬我们先祖的墓地也会被淹没,那里是我们Dumagats族人祭拜的地方啊。所以,我们必须好好考虑一下工程会对后代造成的影响。 我们仍然保持乐观态度,认为总会有人听我们的意见。Infanta市的格蕾丝•阿美黎卡市长公开宣称反对这个项目,给我们Dumagats族人打了一剂强心针。我们向上帝虔诚祷告,让他们把项目取消了吧。 我们也知道有一些地方,比如Sitio Cablao的村民是同意大坝项目的。他们认为修建大坝也会打通道路,会带来发展。Gen Nakar市的依利希奥•若左市长就明确表示支持项目推进。然而,对于我们Queborosa的居民来说,如果通路只是更方便投机的企业和大公司长驱直入我们的社区,这些道路毫无必要。我们怕再守不住祖先留下的土地,怕无法再保持我们的生计。今天,我们从这片土地上收获果实,已经心满意足别无所求了。 正是上帝的旨意,让我们这些老人们现在挺身而出,为子子孙孙万世后代出点力。我们已是暮年,让我担心的是年轻一代。没有了地,没有了生活来源,他们以后怎么办?那些受过教育的人还好说,我们这些没钱送孩子上学的人怎么办? 我呼吁中国政府,请取消这个项目。我们不愿意这里建起一座坝,请对我们奎松省的原住民发出慈悲善心。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恳求能够打动中国人。请尝试把你们自己放在我们Queborosa居民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替我们考虑下,我相信你们也为你的子孙后代的未来担忧。失去自己的土地去背井离乡,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请不要在滋扰我们了。我们也呼吁水务局来到我们这些受到影响的社区村子里开会,而不仅仅是邀请我们其中的几个人,去翻山涉水去别人的地方开会。 即使赔上我的性命,也在所不辞。我会坚决反对这个项目,哪怕直到我死。我喜欢和孙子们一起去钓鱼,坐在河边,我坦率地告诉他们:我很担心失去这片土地。规划中的大坝一旦建起,我们的整个村子就会被淹掉。这个项目如果获准通过,我们就永远失去这片家园。孙子答应会和我们一起战斗,既是为了我们的权利,也是为了他的未来。 我们对现在的生活心满意足。这些大山和森林是我们的快乐家园。我们诚恳地向上帝祷告,请求他期待他保佑我们,指引我们赢得这场保卫家园的战斗。 __ 注:爱米有10个孩子,最大的31岁。她的大孙子已经15岁,小的刚2岁。

爱米•阿斯托维扎2020-09-07T15:24:22+00:00

菲律宾只欢迎清洁、绿色的一带一路

"北京的中央政府应当要求国有公司、行业和银行在海外停止此类并不受人欢迎的投资项目。中央政府应当介入进来,鼓励中国资本投入到更加符合全球气候目标的方向,投入到协助东道国家完善和促进实现该国环境目标的项目上,更必须积极主动地和这些国家的民间团体展开对话,听取他们的意见。 菲律宾只欢迎清洁、绿色的一带一路 Ian Rivera,菲律宾气候正义运动(PMCJ)全国总协调 文字/摄影: Gigie Cruz 菲律宾和中国近年来关系逐渐升温。虽然在不少重要领域和话题上,菲律宾国内对两国关系如此亲密仍有顾虑,但杜特尔特政府还是顺利从北京赢回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巨额投资。 目前在菲律宾由中国资助的项目共有52个,总投资额高达198亿美元,而菲律宾2019年全国的财政预算为705亿美元。这52个项目中有3个已经动工,还有18个即将上马,另外的31个还在规划预审中。其中诸如道路、桥梁、铁路、灌溉、水坝等建设项目多与开采行业相关,它们的原材料将会从菲律宾业已相当脆弱的生态环境中挖掘而来。 菲律宾政府在环境影响评估和社会影响评估方面的记录并不光彩透明,本书中遭受卡利瓦大坝项目影响的原住民的讲述以及民间团体的实地考察均是例证。如果中国政府未进行独立、严格、彻底的尽职调查,便给其余49个尚未启动的项目大开绿灯,恐怕将成为菲律宾国家和人民的一场环境破坏与社会不公的噩梦,同时,也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给中国带来金融投资和名声形象的双重风险。 除了基础设施项目,中国资本也正在进入菲律宾的煤电行业。虽然中国和菲律宾均在巴黎协定中做出承诺:减少化石能源依赖,将投资由肮脏能源转向清洁能源,但是,根据全球环境研究所(GEI)的报告,中国在菲律宾资助的火电项目总装机容量目前高达4.3吉瓦。 菲律宾是气候变化灾难的最大受害国之一。却仍在不可理喻地大力推进本国的火电项目。在全球受气候灾难影响的脆弱程度排名中,菲律宾位列第三。在过去的20年间,气候灾难已经给菲律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断上升的海平面正在逼近,而2008年海燕飓风造成的伤痛还未痊愈,菲律宾人民正在大声而明确地对煤炭说“不”。 在过去的五年中,通过一系列的倡导和法律手段,菲律宾气候正义运动(PMCJ)成功地阻止了9座总装机容量达9.6吉瓦的火电厂的上马,还推动叫停了另外7座总装机容量达3.55吉瓦的火电厂的立项申请。包括世界银行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和国际货币组织(IMF)在内的国际投资者也因为资助菲律宾共19座火电厂扩容而遭到起诉。一石惊起千重浪,敏感的本国银行也已经开始很明智从煤炭项目中撤资。中国投资的火电厂所在的Lanao del Norte、Cebu、Quezon、和Bataan各省正是菲律宾本国群众反对煤炭声浪最高的地方。 在这样广泛的反对声中,如果中国政府还看不到其中的金融风险,那么很有可能是被菲律宾能源部提交的虚假文件所蒙蔽,让自己的国家形象每况愈下。由于两国在西菲律宾海(南中国海)区域的争端,中国在菲律宾的声誉并不牢稳,任何与中国相关的有争议性的消息都会在第一时间登上菲律宾的媒体头版。 北京的中央政府应当要求国有公司、行业和银行在海外停止此类并不受人欢迎的投资项目。中央政府应当介入进来,鼓励中国资本投入到更加符合全球气候目标的方向,投入到协助东道国家完善和促进实现该国环境目标的项目上,更必须积极主动地和这些国家的民间团体展开对话,听取他们的意见。 菲律宾需要投资,尤其在能源领域。菲律宾的1.02亿人口中有将近四分之一都尚未接入电力,其余有电可用的国民却在支付着高昂的电价。在亚洲,只有日本的电价高于菲律宾,但日本的人均收入是菲律宾人均收入的近5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和投资国,中国的电力结构也正在快速缩小燃煤发电所占的比重,中国正在种下更多的树将国土绿化起来,中国也正在将电力接入几乎所有的乡村边寨。这些,是中国正在建设的“生态文明”,也正是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其他国家可以学习获益的地方。像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到的,“我们一致支持开放、廉洁、绿色发展”,这也是中国的海外投资必须秉承的原则。通过频繁的经验分享和绿色的海外投资,中国可以绕开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这些国家拓展出新的发展与合作模式。 __ 菲律宾气候正义运动(PMCJ)是一个涵盖广泛的运动组织,其成员包括103个在全国活跃着的网络和联盟,以及众多在本省本岛本市内活跃的基层机构。他们代表着基础行业、基层社区、被边缘化和最弱势者,话题涵盖妇女权益、菲律宾原住民权益、渔民和沿海社区、农民和农村社区、森林居民社区、全职或零时雇工、环保团体、城市贫民和其他在菲律宾的机构。这些机构和菲律宾气候正义运动一起,共同展开斗争、运动和行动,要求气候正义,因为气候公正是气 候危机解决方案的基本要素必不可少。climatejustice.ph

菲律宾只欢迎清洁、绿色的一带一路2020-09-07T15:32:08+00:00

结语

"不管何人做如何感想,支持还是反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车已经驶出,正在途中并将继续前行。这就是事实。沿途既会有人从中获益,也会有人因此受损,既会有消极的后果,也会有积极的后果。然后呢,下一步该如何? 结语 邸书文,亚洲气候行动者组织 在这本书中,有五个不同国家的十多个不同村庄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欢欣鼓舞或悲哀艰难,或重见希望或迷失绝望,或是生活的新篇章抑或是一去不复的传统。或许,在"一带一路"倡议如此宏大的议题下,这些都难以避免。但话又说回来,也许并非如此。全球人口正在迅速接近80亿,他们其中大多数人的经济、生计和生活,都或将在这一倡议下永远改变。本书中的故事只是其中寥寥几个。还有更多故事需要得到讲述,更重要的是,得到倾听。也还有更多的故事尚未或即将发生。 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那一刻起,支持、反对、拥戴、批评的声音便纷纷四起。 支持者认为,基础设施网络将使得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更加便利,可获取的产品和享受的服务也将更加多样。对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投资将促进其经济的更稳步和强劲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也让教育和医疗更为普及。中国援建的孟加拉国达卡帕德玛(贾沙迪亚)水厂等项目提供了水,也提供了工作,全然服务于当地人民。 而批评人士说,“一带一路“倡议几乎是一种新殖民主义。他们声称,中国利用"债务陷阱"外交手段获取土地和资源。他们也认为,该项目剥夺了许多本地人的生计,使他们不得不依赖卑微的低薪工作,接受拿高工资的中国人的监管。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或许会给中国在全球范围带来失衡的政治影响力。 真相可能介于两者之间。 有史可鉴,曾经有几个伟大的国家开发了陆地或海上贸易路线,建造了大量的工程和基础设施。一些人对这段历史的解读是,这些国家同化了其他文化,在全球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另一些人回顾同一段历史,却会认为国际贸易让所有参与方均有收获,还促进了彼此的文化交流和资源共享。两种观点各有其价值。因此,在看待“一带一路”倡议时,同样需要不同角度,更需要一个立足未来回望当下的角度。 不管何人做如何感想,支持还是反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车已经驶出,正在途中并将继续前行。这就是事实。沿途既会有人从中获益,也会有人因此受损,既会有消极的后果,也会有积极的后果。然后呢,下一步该如何? 放在"一带一路"倡议如此宏大的版图上,五个国家的十来个村庄似乎微乎其微。这些村庄的村民们的生活永远地改变了,一些变好了,还有一些变糟了。放在将以不同方式受到"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世界人口里,他们的生活变化相对与更多数人口的福祉而言显得微不足道。然而,他们的故事并不是唯一的故事,也远未就此结束。还有更多的故事要讲,更多的变化要发生,更多的生命永远会改变。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必须做的是去学习。重要的是,中国需要记取这些故事中所包含的经验教训。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故事讲到,人们从中国资助的项目(如发电厂、铁路等)中受益匪浅。有些人获得土地赔偿金,有些人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过上舒适的生活,还有些人说他们获得了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更多其他资源。 在这本书中,也有很多故事讲到一些项目进入村庄后给自己带来的苦难。他们的地方政府没有偿付土地补偿,没有和老百姓沟通,没有解决他们的关切,也没有与他们协商。有些人认为现在他们的生活全被毁掉了,还有些人担心他们以后的日子只是在等待死亡。庄稼没有了,进入渔场的河道中断了,就业和教育的机会也给了其他人。 一些人可能会争辩,说这不可避免。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是变革的代价,只有革旧换新才好轻装前行,而在前进的路上总会有附带损害。或许如此。 但同样真实的是,关注这本书中的故事,关注其他类似的人和故事,关注可能会发生的更多类似故事,才最符合中国的利益。如果不满情绪加剧,中国可能会失去一些当地的盟友。随着反对声潮更高,融资和征地方面的争议也将更多,这可能导致许多项目长期甚至永远停滞。这将阻碍"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阻碍其贸易、文化相通互利共赢的愿景的实现。 与中国有着商业往来、共同投资、或其他合作的伙伴不但会享有成功的果实,也必须承担失误的责任。他们也必须听到本书中的故事,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公众的关切。 即使那些和中国并没有直接的政治、商业或金融关系的国家和机构,也同样需要倾听这些故事,并将它们分享出去。毕竟,这个星球上的大部分人或迟或早将会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及早了解到这一倡议对其他地方的公众带来的影响——好的和不好的,都具有极大的价值,能够帮助自己的国家和社区及早做好迎接、提问并寻求答案的准备。 中国无法控制项目东道国本国政府的行为。然而,仅仅完成案头工作签署合同坐等入账是不够的。中国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关注中国资助的项目对当地民众的影响。中国必须尽其所能,来确保自己不会成为那个"坏人"。 为了做到这一点,作为人类同胞,我们必须考虑并寻找如何在进步的过程中减少伤害的办法。我们必须研究并探讨如何在发展的道路上最大限度地降低附带的损害。只有所有的人共同获益,才是 “一带一路”倡议这一雄心壮志的真正利益体现。这是真正实现新丝绸之路愿景的唯一必由之路。 这些故事都是人的故事。我们感谢他们与我们分享,并与您分享。

结语2020-08-29T08:08:01+00:00

引言

"看着别人用从未见过的设备仪器丈量自己的房舍农田,听着别人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谈论自己的村落家园,村民们知道,这里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将把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带向何方,她们有迷茫,有期许。 引言 王晓军,亚洲传播实验室 在2019年的第三个季度,我们去到了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五个不同国家的七个村庄。这些村庄藏在云遮雾绕的深山里,隐在白浪湍急的大河旁,坐在风吹草滚的荒漠边,漂在鱼群追逐的海面上。这里居住着腼腆的村民,在自己的家园种地、狩猎、放牧、捕鱼,几百年来日复一日世代如此。 直到近期,他们的政府陪同中国的“一带一路”来到村庄。看着别人用从未见过的设备仪器丈量自己的房舍农田,听着别人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谈论自己的村落家园,村民们知道,这里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将把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带向何方,她们有迷茫,有期许。 农田变成了工地,果园变成了电厂,大山下通了隧道,海岸边已经站立起高楼。这些在自己的身边和自己的土地上发生的变化如此迅疾,村民们像坐在一辆疾驰向前的列车上,她们的背紧紧贴着椅子,几百年来的生活从窗外一闪而过,他们伸手想要抓住一点纪念,但极速前行的压迫让他们难以呼吸,只好双手交叉抱在胸前。 也有年轻人兴高采烈地奔跑在列车的过道上,她们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前行的方向:那里有一个叫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地方,谁也无法确切说出这个“共同体”什么样子,于是车厢里充满了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疑问、好奇、期盼、焦虑、兴奋。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大的历史叙事。张骞和班超走过的北方陆地丝绸之路,郑和七次驾船下西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不但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带到中亚东非,也把地中海和印度洋的人文风情带回中国。今天的“一带一路”将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的相通作为主要的“五通发展”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更是合作共赢的终极目标。 自从“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提出以来,截至2019年11月,中国政府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8份政府间合作协议,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超过7.5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的累计直接投资额超过1000亿美元。 这些贸易和投资的谈判发生在政府与政府之间,商业和商业之间。他们的握手充满外交礼节,协议的每一个字都精准理性。当这些项目从纸面落到地面,便进入到当地村民的生活,并带来巨大的永久性的改变。因此,这些村民的声音、故事和情绪需要得到聆听和尊重。 在我们走过的这些最直接受到“一带一路”项目影响的村庄,沟通渠道的不畅和透明度的缺乏是当地民众最大的怨言。在一些案例中,当地的政府并未与村民进行过充分的直接的沟通和对话,也没有搭建有效的便于村民们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的平台。让人不愿看到的是,当地政府甚至尚未完成基本的环境影响评估和社会影响评估,便引入中国资方执意推进项目。 而在其他的村落,我们又可以看到和听到村民的赞许与兴奋。因为“一带一路“的项目,她们的生计变得更加稳定,生活更加舒适,教育也更加便捷。谈到未来,她们更充满自信和希望。当然,除了进入她们的村庄的项目本身就是更为清洁安全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政府与村民的频繁、平等、和透明沟通,才能让她们放下戒备安下心来。 我们只走进了五个国家的十个社区而已,也只访谈了一共不到一百位村民,她们身边的这些“一带一路”项目或者已经完成,或者即将启动,或者仍在调研阶段。在“一带一路”已经签署的价值数千亿美元的近两百份协议中,她们或许只是原始森林的一片树叶上的一只小蚂蚁,或是苍茫大海中一叶海藻上攀附着的一条小鱼,但对于她们而言,这一片树叶和这一叶海藻便是她们全部的生活、生计、和未来。或许,这片树叶会更多汁,或许这条海藻会更肥厚,但这不是不尊重她们的疑问和顾虑的理由。她们的担忧、恐慌、激动等情绪,都值得本国和中国的政府、项目规划者和执行方去尊重去倾听。 诚然,在它们不远处的其他社区,有更多的居民正在享用到更加充裕的水源、更加稳定便宜的电力、更加便捷的教育医疗服务,她们的故事同样值得倾听和记录。面世不过六年时间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最佳时机。开言路,纳谏言,及早甩掉不必要的诟病和包袱,为日后长远的健步腾飞做好准备。 这是一段掺杂着喜怒哀乐的经历。那些情绪如此真实,作为倾听者的我们无法不感同身受。村民们的真诚,慷慨和坚毅会永远激励项目组持续关注她们的生活。感谢所有跋山涉水去到最偏远的地方去聆听村民们故事的工作人员。感谢出版社的勇气和支持。

引言2020-08-29T05:01:22+00:00

Abdul Malek Mosulli

"Last year, at winter season, they forced us to evacuate our village. To save our home, I went and begged to so many places. Nothing happened. They threw us in the road with our families. Within one night, at this age, I become a beggar. [read more]

Abdul Malek Mosulli2020-08-23T16:08:53+00:00
Go to Top